一、理念

通過營造共融文化、制訂共融政策及推動共融措施,照顧學生個別差異,使所有學生均能接受適切的教育。

 

二、定義

『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是指: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或有某種身體殘疾,包括言語、學習及行為上的障礙。據教統局分類,主要為:

.特殊學習困難( SpLD)如讀寫困難

.智障(輕、中、嚴重)( ID)

.自閉症( ASD)

.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AD/HD)

.肢體傷殘( PD)

.視覺障礙( VI)

.聽覺障礙( HI)

.言語障礙( SLI)

.其他

 

三、成員

本組由學生事務副校長領導,成員包括:教育心理學家、駐校社工、學與教組代表、成長支援組代表、資源管理組代表及學科代表。

 

四、工作範疇

1.推動校園共融文化

2.負責統籌、協調、檢視及執行各項支援措施

3.有需要時向校方提出建議,改善配套

 

五、工作方向

持續發展

預防支援

專業培訓:舉辦教職員培訓活動

定期會議:商討及檢視各項措施之施行情況,作合度調適

『友樂先鋒』計劃:推廣和諧共融的校園文化

個案跟進:支援個別學生,與家長及學生緊密聯繫,關心其需要及協商相關安排

 

六、工作守則

1.尊重個人私穩,遵守保密原則

2.盡量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與一般學生相同的學習機會

 

七、工作層面

本組從以下三個層面,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制訂校本政策,向家長及同學提供支援(可參閱下頁『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流程圖』):

 

1.及早識別

資料來源

途徑

時段

原先就讀學校

1..中一新生註冊時家長呈交之小學『轉交 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資料』

中一新生註冊日

.學生於入學時轉交的 相關 證明文件

辦理新生入學手續

家長

.開學後填交的『學生健康狀況調查表』

學年初

.家長主動聯絡校方,呈交相關的證明文件

全年

班主任、任教老師

.在初中級會上提出

全年

.告知本組同工

全年

 

2.適時介入及跟進

.個別及小組輔導

.朋輩關顧

.課堂調適

.考測特別安排〔如有垂詢,請與班主任聯絡〕

 

3.全校參與及跨界別合作

支援需要

負責同工

評估個案、提出建議和協助轉介校外機構

教育心理學家

訂定全校共融政策及統籌相關安排

學生事務副校長

校內考測特別安排及校外考試特別安排申請

學與教組

課堂及習作調適

學科及所有任教老師

情緒行為、社交能力、人際關係

駐校社工及學生成長支援組

日常校園生活關顧

班主任

校內設施及學習設備

資源管理組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流程圖


八、支援措施舉隅(只作參考之用)

支援安排

對象

給予額外的考測時間

特殊學習困難

考試特別安排

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言語障礙、肢體傷殘

調適習作要求

特殊學習困難、智障、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言語障礙、肢體傷殘

安排適合的座位

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傷殘、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豁免早會集隊

肢體傷殘

免修體育課〔須有醫生證明〕

肢體傷殘

火警演習特別安排

肢體傷殘

儲物櫃

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傷殘

點字機、放大器、電腦軟件

視覺障礙

上落樓梯

肢體傷殘、視覺障礙